系泊作业操作规范
绞缆机的操作要点:在使用绞缆机收紧缆绳时,操作绞缆机的水手要注意绞缆机的工作状态。启动绞缆机前,要确保缆绳已经正确地放置在绞缆机的卷筒上,并且卷筒的刹车装置处于松开状态。在绞缆过程中,要缓慢而均匀地收紧缆绳,避免缆绳受力过大而断裂。同时,要注意观察绞缆机的压力指示表,如果压力过高,可能是缆绳卡住或绞缆机出现故障,要立即停止绞缆操作,检查原因。当缆绳收紧到合适的程度后,要使用绞缆机的刹车装置将缆绳固定住,防止缆绳松弛。
调整缆绳张力:系泊后,水手需要对缆绳的张力进行调整。通过观察船舶与码头之间的距离、缆绳的松紧程度以及船舶的位置变化,合理调整缆绳的张力。如果船舶受到风浪、水流等外力作用而发生移动,导致缆绳过松或过紧,要及时收紧或放松缆绳。一般情况下,缆绳应该保持一定的张力,既不能太松使船舶失去控制,也不能太紧导致缆绳承受过大的拉力。可以使用张力测量工具(如张力计)来辅助判断缆绳的张力是否合适。
选择合适的缆绳和系缆点:根据船舶的大小、类型和码头的布局,选择合适的缆绳和系缆点。一般情况下,大型船舶会使用多根缆绳,包括头缆、尾缆、横缆等。头缆用于控制船舶的前后移动,尾缆用于固定船舶的尾部位置,横缆则主要防止船舶向码头一侧横向移动。在选择系缆点时,要确保缆绳能够通过导缆孔顺利地连接到码头的系缆桩上,并且缆绳的走向合理,避免缆绳之间相互摩擦或交叉。
正确的带缆方式:在将缆绳传递给码头工作人员时,水手要采用正确的方法。首先,将缆绳的一端通过船舶的导缆孔放出,在缆绳头部系上一个合适的引缆(如撇缆绳),通过人力或使用撇缆枪将引缆抛向码头工作人员。码头工作人员接到引缆后,将缆绳拉向码头的系缆桩。水手在船上要控制缆绳的放出速度,避免缆绳突然受力或松弛。当缆绳拉到码头系缆桩后,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将缆绳在系缆桩上缠绕,如采用 “8” 字形缠绕法,缠绕圈数一般为 3 - 5 圈,以确保缆绳牢固地固定在系缆桩上。
工具检查:在进行系泊作业前,水手需要对系泊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如检查缆绳是否有磨损、断裂或老化迹象,确保缆绳的强度符合要求。对于纤维缆绳,要查看表面纤维是否松散;对于钢丝缆绳,要检查钢丝是否有断丝。同时,还要检查系缆桩、导缆孔、绞缆机等设备是否正常,包括检查系缆桩的焊接部位是否牢固,导缆孔是否畅通无阻,绞缆机的刹车装置和动力系统是否良好。
人员分工:根据船舶的大小和系泊的复杂程度,合理安排水手的工作。通常会有专人负责操作绞缆机,有人负责带缆、松缆和调整缆绳的位置,还有人负责与码头工作人员沟通和瞭望。例如,在大型船舶的系泊作业中,可能会安排 4 - 6 名水手,其中两名操作绞缆机,两名在船头和船尾带缆,另外一到两名负责瞭望和指挥。
准备工作
带缆操作
绞缆操作
解缆作业操作规范
松开绞缆机和系缆桩上的缆绳:首先,松开绞缆机的刹车装置,让绞缆机卷筒能够自由转动。然后,按照与系缆时相反的方法,将缆绳从系缆桩上解开。在解开缆绳时,要注意防止缆绳突然弹出伤人,尤其是对于张力较大的缆绳,要先稍微放松一点张力,再进行解开操作。
回收缆绳和设备:将解开的缆绳缓慢地收回船舶,通过导缆孔将缆绳整理好,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同时,对绞缆机、系缆桩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损坏或异物残留。在回收缆绳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船舶的稳定,避免船舶因缆绳的回收而发生不必要的移动。如果在解缆过程中发现缆绳有损坏或其他异常情况,要及时记录并报告。
确认环境安全:在解缆作业前,水手要观察船舶周围的环境,确认没有其他船舶靠近,水流和风向等条件适宜解缆。特别是要注意是否有正在进行的装卸作业或其他可能影响解缆安全的活动。同时,要与船长、引航员或码头调度等相关人员沟通,确保解缆作业得到许可。
检查工具和设备:检查用于解缆的工具,如太平斧(用于紧急情况下砍断缆绳)、缆绳刀等是否在身边并且状态良好。还要检查绞缆机的刹车装置是否能够正常松开,以及导缆孔是否畅通,为顺利解缆做好准备。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