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外漆重新涂刷周期
船舶的运行环境:如果船舶主要在热带、盐度高的海域航行,海水的高盐度、高温和强紫外线会加速船漆的老化和损坏。例如,在热带海域,强烈的阳光照射会使船漆的漆膜更快地粉化和褪色,一般可能 2 - 3 年就需要重新涂刷。而在较为温和的海域环境下,船体外漆的使用寿命可能会延长到 4 - 5 年。
船舶的类型和用途:不同类型的船舶,其船体外漆的磨损情况不同。例如,货船频繁地停靠港口,船壳与码头设施的摩擦、海水和货物装卸设备的接触等情况较多,容易损坏船漆,可能 3 - 4 年就需要重新涂刷。而游艇如果保养得当,并且航行环境相对良好,船体外漆可以使用 5 - 6 年再重新涂刷。
影响因素
船体外漆涂刷过程的注意事项
涂刷方式:船体外漆的涂刷方式有多种,如刷涂、滚涂和喷涂。刷涂适用于一些细节部位和小面积区域,能够保证涂料均匀覆盖,但效率较低。滚涂可以用于较大面积的涂刷,操作相对简单,但可能会在漆膜表面留下滚痕。喷涂效率最高,能够使漆膜表面光滑,但对设备和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例如,在船壳大面积的平整区域,采用喷涂方式可以快速、均匀地形成漆膜,但在船舷的边角部位,可能需要结合刷涂来确保涂料完全覆盖。
涂刷层数和厚度:一般需要涂刷多层涂料来保证良好的防护效果。通常底漆涂刷 1 - 2 层,中间漆根据需要涂刷 2 - 3 层,面漆涂刷 1 - 2 层。每层涂料的厚度也有要求,底漆厚度一般在 50 - 100 微米之间,中间漆每层厚度在 100 - 150 微米之间,面漆厚度在 30 - 50 微米之间。涂刷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每层涂料的厚度和干燥时间,确保下一层涂料涂刷前,上一层涂料已经充分干燥,否则会影响漆膜的质量和附着力。
天气条件:涂刷最好在天气晴朗、温度适中(一般在 5 - 30℃之间)且相对湿度较低(一般低于 85%)的条件下进行。温度过高,涂料干燥过快,可能会导致漆膜出现裂纹;温度过低,涂料干燥速度过慢,甚至可能无法干燥。高湿度环境会使涂料中的水分不易挥发,影响漆膜质量。例如,在下雨天或即将下雨的潮湿天气绝对不能进行涂刷,因为雨水会混入涂料中,破坏漆膜的形成。
通风条件:涂刷过程中,良好的通风是必要的。船坞或船舶停靠的地方要保证有足够的空气流通,以散发涂料中的有机溶剂气味,减少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危害。同时,通风也有助于涂料的干燥,可以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如通风扇或通风管道来实现。
根据船舶用途选择:对于货船,由于其经常接触各种货物,可能会受到货物的腐蚀或污染,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的涂料。如环氧漆,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够抵抗货物装卸过程中对船壳的摩擦和碰撞。而对于游艇,考虑到外观要求较高,会选择具有良好装饰性和耐候性的涂料,如丙烯酸聚氨酯漆,这种漆颜色鲜艳、光泽度高,并且能够抵抗紫外线的照射,保持船体外表面的美观。
考虑环保要求:现在船舶涂料的选择也需要考虑环保因素。应尽量选择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各国环保法规要求的低毒、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涂料。例如,一些水性涂料,其 VOC 含量较低,对海洋环境和船员健康的危害较小。
清洁表面:在涂刷之前,必须彻底清洁船体外表面。首先要清除旧漆、铁锈、油污和海洋生物附着物等。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冲洗船壳,对于顽固的污垢,如旧漆和铁锈,可以采用机械打磨(如使用砂轮或砂纸)或者化学清洗(如使用专用的脱漆剂和除锈剂)的方法。例如,对于船壳上的藻类和贝类等海洋生物附着物,先用高压水枪冲掉大部分,然后用含有合适清洁剂的刷子刷洗,确保船壳表面清洁、干燥,没有任何杂质,因为这些杂质会影响新漆的附着力。
表面粗糙度调整:适当的表面粗糙度有助于提高漆的附着力。一般通过砂纸打磨等方式来调整表面粗糙度。打磨后的船壳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涂料制造商的要求,通常在 30 - 70 微米之间。例如,对于环氧类船漆,表面粗糙度在这个范围内可以使漆更好地附着在船壳上,形成牢固的漆膜。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