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描述
应详细准确地描述货物的名称、规格、型号、质量标准等内容。例如,对于电子产品,要明确产品的品牌、型号、功能参数等细节,避免因货物描述不清导致纠纷。
可以使用国际通用的商品编码(如 HS 编码)来精准定位货物,确保双方对于交易货物的认知一致。
货物数量
明确货物的数量单位,是按重量(如公吨、磅)、体积(如立方米、立方英尺)还是按件数计算。同时,要规定数量的允许公差范围。
例如,在煤炭等散装货物交易中,可能允许一定比例的数量误差,一般在 ±5% - ±10% 之间,具体比例需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以应对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然损耗等情况。
价格构成
明确货物价格是离岸价(FOB)、到岸价(CIF)、成本加运费价(CFR)还是其他贸易术语。不同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和风险划分不同。
以 CIF 为例,卖方不仅要负责货物成本和运费,还要负责购买保险,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前的一切风险;而 FOB 术语下,卖方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后就完成了交货义务,后续的运费、保险等由买方负责。
价格调整机制
考虑到市场价格波动、汇率变化等因素,可在合同中约定价格调整条款。例如,对于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如果在合同执行期间美元兑其他货币汇率波动超过一定幅度(如 ±5%),双方可以协商调整货物价格。
对于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商品,如钢材,当钢材的主要原材料铁矿石价格变化达到一定比例时,也可以对货物价格进行相应调整。
运输方式和船舶要求
明确采用海运方式,并规定船舶的类型(如散货船、集装箱船)、船龄、船级社等要求。例如,对于一些高价值、易受损的货物,可能要求使用船龄不超过 10 年的船舶运输,以确保船舶的安全性和适航性。
还可以指定船公司或船舶国籍,某些贸易方可能基于贸易习惯、政治因素等对船舶所属公司或国籍有特殊要求。
装运港和目的港
准确规定装运港和目的港的名称。对于有多个港口可供选择的情况,要明确具体的港口范围或者选择规则。
例如,在欧洲有多个港口可以作为目的港,合同中可以约定 “欧洲主要港口,由买方在装船前 30 天指定”,同时要注明港口的具体地理范围,以避免在港口选择上产生争议。
装运期和交货期
明确规定货物的装运日期范围和交货日期。装运期可以规定为一段时间,如 “2024 年 10 月 1 日 - 2024 年 10 月 15 日装运”。
交货期要考虑运输时间、港口装卸效率等因素,对于不能按时交货的情况,要明确违约责任,如每延迟一天交货,卖方需要支付合同金额一定比例(如 0.5% - 1%)的违约金。
保险责任划分
根据价格条款确定保险责任。如果是 CIF 价格条款,卖方有责任按照合同规定的险别为货物投保,一般是投保海洋运输货物一切险,但双方也可以协商降低险别,如只投保平安险或水渍险。
对于 FOB 或 CFR 条款,买方负责保险,合同中要明确买方投保的时间和险别要求,以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有足够的保险保障。
保险金额和理赔程序
确定保险金额,一般是货物的 CIF 价值加成一定比例(如 10% - 110%)投保。同时,要详细规定保险理赔的程序,包括出险通知的时间、理赔所需的文件(如保险单、提单、商业发票、装箱单、检验报告等)和理赔的地点等内容。
支付方式
常见的支付方式有信用证(L/C)、托收(包括付款交单 D/P 和承兑交单 D/A)、汇付(包括电汇 T/T、信汇 M/T 和票汇 D/D)。信用证支付方式相对安全,对买卖双方都有一定保障。
如果采用信用证支付,要明确信用证的种类(如不可撤销信用证)、开证银行、信用证的有效期和交单期等内容。对于托收方式,要明确是 D/P 即期还是远期,D/A 的承兑期限等细节。
支付时间
具体规定支付的时间节点。例如,对于 T/T 支付方式,可以约定 “买方在收到卖方的提单副本后 3 个工作日内支付 30% 的货款,剩余 70% 在货物到达目的港验收合格后 10 个工作日内支付”。
主要单据
明确卖方需要提供的单据,主要包括提单、商业发票、装箱单、保险单、原产地证书等。提单是货物所有权的凭证,合同中要规定提单的类型(如清洁提单)、份数和提单的收货人(如记名提单、指示提单)等内容。
对于一些特殊货物,可能还需要提供质量检验证书、卫生证书等其他单据,这些都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
单据的提交时间和要求
规定卖方提交单据的时间和方式。例如,对于信用证支付方式,卖方需要在信用证规定的交单期内将单据提交给指定银行,单据必须符合信用证的要求,否则银行有权拒付。
违约责任
详细规定双方违约的情形和相应的责任。例如,卖方未按时交货、交付的货物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买方未按时支付货款等情况的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可以包括支付违约金、赔偿对方的损失、解除合同等措施。对于损失的计算方法,如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范围,也可以在合同中明确规定。
争议解决方式
双方可以选择协商解决、仲裁或者诉讼。如果选择仲裁,要明确仲裁机构(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地点(如北京、上海等)和仲裁规则(如适用该仲裁机构的现行仲裁规则)。
如果选择诉讼,要确定管辖法院,一般是合同签订地、履行地、被告住所地等法院有管辖权,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管辖法院,以方便解决争议。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