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海运资讯  >  如何根据贸易条款确定海运责任方?案例分析问答
如何根据贸易条款确定海运责任方?案例分析问答
2024年12月09日 20:08   浏览:6   来源:货代小哈哈
  1. 主要贸易条款与海运责任划分

    • 含义:卖方负责租船订舱并支付运费,将货物运至目的港,风险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转移给买方。与 CIF 相比,CFR 条款下卖方不负责购买保险。

    • 案例:巴西的一家农产品出口商与中国的进口商签订 CFR 青岛港的合同。巴西出口商安排运输,货物在巴西港口装船越过船舷后,风险转移给中国进口商。如果在运输途中,因为船员操作失误导致货物部分损坏,中国进口商需要承担损失(如果没有保险的话),但可以根据运输合同向船公司追究责任,因为船公司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有保管责任。

    • 含义:卖方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运费和保险费,将货物运至目的港。卖方在装运港将货物装上船时,风险从卖方转移到买方。

    • 案例:日本的一家电子产品制造商与欧洲的进口商签订 CIF 鹿特丹港的合同。日本制造商安排船舶运输电子产品,并购买了海运保险。在运输过程中,船舶发生碰撞,货物受损。由于卖方已经购买保险并且在装运港货物装船后风险已转移给买方,此时欧洲进口商可以凭借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而日本制造商已经完成了合同规定的运输和保险责任。

    • 含义:在 FOB 条款下,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时,风险就从卖方转移到买方。卖方负责将货物运到船上并承担货物越过船舷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买方则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运费以及承担货物越过船舷后的风险。

    • 案例:例如,中国的一家服装出口商与美国的进口商签订了 FOB 上海港的合同。中国出口商负责将服装运至上海港的船上,当服装越过船舷后,在海运途中遭遇恶劣天气导致部分服装受损。此时,责任应由美国进口商承担,因为风险在货物越过船舷后已经转移给了买方。美国进口商需要和船公司沟通保险理赔等事宜(假设已经购买了海运保险)。

    • FOB(Free on Board)

    •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 CFR(Cost and Freight)

  2. 分析步骤

    • 明确贸易条款:首先要确定合同中规定的贸易条款是 FOB、CIF 还是 CFR 等其他条款,这是确定责任方的基础。

    • 确定风险转移点:根据不同贸易条款,找到风险从卖方转移到买方的具体节点。如 FOB 是在货物越过船舷时,CIF 和 CFR 也是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CIF 卖方还承担保险责任)。

    • 判断责任归属:在风险转移前,卖方对货物的状况和运输安排负责;风险转移后,买方要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但如果是由于船公司的过失导致货物损失,买方(在风险转移后)或卖方(在风险转移前)可以根据运输合同向船公司索赔。

  3. 特殊情况和注意事项

    • 贸易术语变形:有时贸易术语会有变形,如 FOB Liner Terms(班轮条件)、CIF Ex - Ship's Hold(舱底交货)等。这些变形会对装卸费用等责任划分产生影响。例如,在 FOB Liner Terms 下,装船费用由买方承担,这与普通 FOB 条款有所不同。

    • 保险责任与范围:即使在 CIF 条款下卖方负责购买保险,但保险的范围和金额等细节也需要注意。如果货物损失是由于保险条款外的原因导致,如货物自身的潜在质量问题在运输途中暴露,责任可能又会回到卖方。

    • 运输合同与提单条款:买卖双方和船公司之间的运输合同以及提单条款也会对责任划分产生影响。提单中的免责条款、责任限制条款等可能会改变在贸易条款下原本的责任划分预期。例如,提单中可能规定船公司对于某些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免责,这就需要买卖双方在签订贸易合同时考虑到这些因素,合理安排保险等事宜。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