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传播范围广:船舶在世界各地的港口装载压载水,而压载水中含有各种浮游生物、微生物、藻类和小型无脊椎动物等。当船舶航行到其他港口并排放压载水时,这些生物就被带到了新的环境中。例如,一些原产于欧洲的斑马贻贝,通过船舶压载水被引入北美洲的五大湖地区,由于当地缺乏其天敌,斑马贻贝大量繁殖,对当地的生态系统、水利设施和航运业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外来生物入侵可能会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它们可能会与本地物种竞争食物、空间和其他资源,导致本地物种的数量减少甚至灭绝。比如,外来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可能会阻塞航道,影响水体的光照和氧气含量,进而危害本地水生动物的生存。而且,一些外来生物还可能携带病原体,引发本地生物的疾病,进一步破坏生态平衡。
隐匿性强:一些生物可能会附着在货物表面或者隐藏在货物包装内部,在不经意间被带入新的地区。例如,在木材运输过程中,木材中的害虫或者寄生生物可能会随着木材一起被运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这些生物在新的环境中一旦找到适宜的生存条件,就会开始繁殖并扩散。
农业和林业受损风险高:外来生物入侵对农业和林业的危害巨大。如果害虫或有害植物被引入,它们可能会侵害当地的农作物和森林,造成农作物减产、树木死亡等后果。例如,美国白蛾通过货物运输等方式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北方的林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大量树木的树叶被吃光,树木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压载水置换
顺序法置换:船舶在进入港口之前,在公海进行压载水置换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顺序法是指先将船舶压载舱底部的水排出,然后从顶部注入新的海水。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压载水中的生物含量。例如,在远洋航行的船舶,当距离目的港一定距离(通常为 200 海里以上)时,就开始采用顺序法置换压载水,以降低将外来生物带入目的港水域的风险。
稀释法置换:通过注入大量的新海水来稀释压载水中的生物。一般是在船舶航行过程中,持续向压载舱内注入新的海水,使压载水中生物的浓度降低。不过这种方法对于一些耐受性强的生物可能效果不佳,需要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压载水处理技术应用
物理处理方法:过滤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方式。通过安装精细的过滤器,可以去除压载水中的浮游生物、藻类和较大的颗粒物。例如,使用孔径为几十微米的滤网,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的浮游动物和大型藻类。另外,紫外线消毒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方法,紫外线可以破坏微生物的 DNA 结构,从而杀死或抑制其繁殖。船舶可以安装紫外线消毒设备,对压载水进行处理。
化学处理方法:向压载水中添加化学药剂来杀死生物。例如,使用氯气、二氧化氯等消毒剂。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严格控制药剂的剂量,因为过量的化学药剂可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在处理后,需要对压载水的化学残留进行检测,确保符合排放标准。
货物检查与检疫
起运港检查:在货物的起运港,要加强对货物的检查和检疫。检疫人员需要仔细检查货物的表面是否有附着生物,对于一些易携带生物的货物(如木材、农产品等)要重点检查。例如,检查木材是否有虫蛀的痕迹、树皮是否完整等。同时,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 X 光扫描、基因检测等,对货物内部进行检测,查看是否有隐藏的生物。
目的港复查:货物到达目的港后,也要进行复查。目的港的检疫部门要核对起运港的检疫证书,并对货物进行抽样检查。如果发现有外来生物入侵的迹象,要立即采取隔离、处理等措施。例如,对于怀疑携带有害昆虫的农产品,要将其隔离在特定的区域,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处理。
包装要求与清洁
包装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可以减少生物夹带的风险。例如,对于食品等货物,使用密封良好的包装材料,如塑料薄膜、铝箔等,可以防止昆虫等生物进入。对于木材包装,要进行严格的处理,如热处理、熏蒸等,杀死木材中的害虫和微生物。
货物包装清洁:要求发货人在包装货物之前,对包装材料进行清洁,去除可能附着的生物。同时,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包装的完整性。如果包装出现破损,要及时修复或更换,以防止生物进入或逃出。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