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海运资讯  >  海运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自然灾害风险?如何防范?
海运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自然灾害风险?如何防范?
2024年12月09日 19:58   浏览:0   来源:货代小哈哈

一、恶劣天气


  • 风暴(如台风、飓风)

    • 风险描述:强风、巨浪和暴雨是风暴的主要特征。风暴产生的巨大力量可能导致船舶失去控制,偏离航线。巨浪可能会使船舶剧烈摇晃,甚至造成船舶结构损坏,如船体破裂、甲板设备损坏等。同时,暴雨可能影响船员的视线,干扰正常的航行操作。

    • 案例:2013 年,台风 “天兔” 袭击南海海域,多艘船舶在航行中遭遇狂风巨浪,部分船舶出现倾斜、货物移位等情况,有的甚至失联。

  • 大雾

    • 风险描述:大雾天气会使能见度急剧降低,船员难以观察到周围的船舶、礁石和其他障碍物。这大大增加了船舶碰撞、搁浅的风险。在狭窄航道或者交通繁忙的海域,大雾天气的危险性更为突出。

    • 案例:1972 年日本籍货船 “日升丸” 在旧金山湾因大雾与一艘油轮相撞,导致货船起火,大量货物受损,同时造成附近海域的严重污染。

二、海啸


  • 风险描述: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山体滑坡等引发的一系列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海啸的波速极快,波长很长,当海啸靠近海岸时,海浪高度可能会急剧增加,船舶在近岸海域或者港口容易受到海啸的冲击,可能被巨大的海浪抛向岸边、码头或者其他船只,造成船舶损坏和货物损失。

  • 案例:2004 年印度洋海啸,许多在沿海港口停靠的船舶遭受重创。一些小船被海啸直接卷上岸,大型船舶也被海浪推动相互碰撞,大量海运货物被损毁。

三、地震


  • 风险描述:如果地震发生在海底或者沿海地区,会引起海面波动,导致船舶摇晃。同时,地震可能引发海啸等次生灾害。在港口区域,地震还可能破坏码头设施,使船舶失去停靠的依托,造成船舶侧翻、碰撞等事故。

  • 案例:2011 年日本东北海域发生里氏 9.0 级地震,福岛附近港口的船舶受到强烈震动,部分码头坍塌,一些船舶因码头设施损坏而搁浅,造成了严重的航运中断和货物损失。

防范措施

一、气象监测与预警


  • 船舶自身装备气象监测设备:现代船舶通常配备先进的气象雷达、卫星通信设备等。气象雷达可以实时监测船舶周围的天气状况,包括风暴的位置、强度和移动方向等。卫星通信设备则能够接收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让船员提前了解可能遭遇的恶劣天气情况。

  • 订阅专业气象服务:船公司或船舶运营商可以订阅专业的气象服务,这些服务提供全球范围内高精度的气象预报和风险评估。例如,一些专业气象机构能够提供特定海域未来数天的天气变化趋势,包括风暴生成概率、雾区分布等信息,船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前规划航线,避开危险天气区域。

二、船舶设计与维护


  • 强化船舶结构:在船舶设计阶段,采用高强度的钢材建造船体,加强船舶的关键部位,如船头、船尾和船舷等,以提高船舶抵御风暴和海浪冲击的能力。同时,合理设计船舶的稳性和水密性,确保船舶在遭遇恶劣天气时能够保持平衡,防止海水大量涌入。

  • 定期维护检查:定期对船舶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船体结构是否有裂缝、腐蚀等情况,确保船舶设备(如导航设备、通信设备、救生设备等)正常运行。例如,定期检查锚机和锚链的状况,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抛锚避风。

三、航行计划调整


  • 避开高风险区域和时段:根据气象预报和海况信息,合理规划航线,避开风暴频繁的海域、海啸高发的沿海地带以及多雾的航道。同时,了解不同季节的自然灾害特点,选择相对安全的时段进行航行。例如,在台风季节,尽量避免船舶在台风路径经过的海域航行。

  • 应急避风港规划:在航行计划中预先确定合适的应急避风港。这些避风港应具备良好的避风条件,如足够的水深、稳固的防波堤等。当遭遇恶劣天气时,船舶可以及时驶向避风港躲避。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