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与评估规则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实施办法》规定通过三副适任考试的考生,若完成 “水手工艺” 评估,可视为通过相应航区、等级的值班水手适任考试,体现了对船员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结合的重视,完善了考试体系,确保船员具备过硬的实操能力1.
培训合格证管理办法修订2 :
明确资历要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培训合格证书签发管理办法》将第十条(三)修改为 “具有规定的海上服务资历,并且任职表现和安全记录良好”,与《船员条例》要求一致,强调了船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职业素养。
更新培训与考试大纲:因客船等多种特殊培训合格证的大纲已发布,删除了原办法中的相关过时内容,保证了培训和考试内容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推广电子证书:增加 “符合条件的,海事管理机构优先发放电子培训合格证;电子培训合格证与纸质培训合格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的规定,推动了船员证书管理的信息化和便捷化。
规范证书再有效:明确培训合格证失效后的不同处理方式,失效 1 年内完成知识更新并通过考核可办理再有效,失效 1 年及以上需重新参加培训并通过考试,确保船员知识技能的持续更新。
适任证书再有效规定更新3 :船长和高级船员需完成新规定的知识更新培训及模拟器培训,方可申请适任证书再有效,且对适任证书过期不同时长的船员,规定了相应的再有效条件,如过期 10 年内修复后证书有效期不超 5 年,过期 10 年以上需再次船上见习等,督促船员不断学习提升,保障船舶运营安全。
国际化与标准化:随着航运业的全球化发展,船员职业资格认证越来越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例如 STCW 公约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促使各国的船员培训和认证制度向国际标准靠拢,以实现船员资质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认和流通,方便船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船舶上任职,拓展职业发展空间456.
专业化与技能化:航运技术的发展和船舶类型的多样化,要求船员具备更专业化的技能。船员职业资格认证将更加突出对特定岗位技能和知识的考核,如大型船舶操纵、特种货物运输管理、船舶自动化设备操作与维护等,以满足不同类型船舶和航运业务的需求,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46.
数字化与信息化: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模拟器等数字化技术开展船员培训和考核将成为常态。这些技术能够提供更加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体验,模拟真实的航海场景和应急情况,提高船员的培训效果和应急反应能力。同时,在线学习平台、电子证书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也将使船员的培训、考试和证书管理更加便捷高效469.
终身学习与持续更新:航运行业发展迅速,法规、技术不断更新,船员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因此,船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将更加注重对船员持续学习和知识更新的要求,通过定期的培训、考核和证书再有效等机制,促使船员保持学习状态,适应行业发展变化368.
综合素养与能力评估:未来的船员职业资格认证不仅关注专业技能,还将更加全面地评估船员的综合素养,如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应急处理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等。这些软技能对于保障船舶安全运营和船员在国际化环境中的工作表现同样重要468.
与职称制度衔接:如《关于深化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建立船员资格与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对应关系,实现职称制度与船员职业资格制度的有效衔接,为船员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通道和上升空间8.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