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港收费策略的影响
目的港高收费补贴起运港费用
在国际贸易运输中,有些货代或船公司会采用一种商业策略。他们在目的港收取相对较高的费用,例如,在目的港对货物的拆箱费、仓储费、港口操作费等设定较高的标准。这些目的港费用可能包括目的港码头处理费(THC - Terminal Handling Charge)、集装箱拆箱费(Devanning Charge)、进口报关费等。
然后,用目的港收取的高额费用来补贴起运港的运费,从而使起运港的海运费显示为负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发货人选择他们的拼箱服务。对于发货人来说,在起运港看到负运费可能会觉得成本降低,更愿意与该货代或船公司合作。
货代或船公司与目的港代理的合作安排
货代或船公司与目的港代理之间可能存在特殊的合作协议。目的港代理为了获取更多的货物流量,愿意在目的港承担一定的成本或者收取额外的费用来平衡起运港的运费。例如,目的港代理可以通过提供仓储服务、货物配送服务等方式来收取费用,并且将一部分收入用于补贴起运港的海运费,使得拼箱海运费在起运港呈现负数。
二、市场竞争因素
揽货竞争手段
在拼箱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货代和船公司为了争取更多的货源,会采取各种竞争手段。提供负运费是其中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发货人,排挤竞争对手。例如,在一些货源相对充足但货代和船公司众多的航线,为了达到一定的市场份额,就会出现这种看似不合常理的负运费现象。
从长期来看,货代或船公司可能会通过与发货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或者在后续的服务中(如增值服务、整箱运输服务等)获取利润来弥补负运费带来的短期损失。
争取航线优势
对于新开的航线或者市场份额较低的航线,货代和船公司也可能会采用负运费策略。通过提供负运费吸引更多的货物通过该航线运输,从而提高航线的利用率和知名度。当航线的货物流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他们就可以通过与港口、船舶供应商等协商更好的合作条件,降低运营成本,最终实现盈利。
三、汇率波动及成本核算因素
汇率波动的影响
海运费的结算货币通常是美元等国际通用货币。如果在运费核算期间,当地货币对美元等结算货币升值,货代或船公司可能会因为汇率的变化而调整运费。例如,在起运港以当地货币计算运费时,由于当地货币升值,按照之前的美元运费换算过来,就可能出现负数的情况。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并且可能只是暂时的,随着汇率的再次波动,运费可能会恢复正常。
成本核算方式差异
货代或船公司的成本核算方式也可能导致拼箱海运费出现负数。他们在计算成本时,可能会把一些费用分摊到其他业务或者不同的运输环节中。例如,把拼箱业务的部分固定成本(如集装箱购置成本、航线维护成本等)分摊到整箱业务或者其他高利润的运输产品中,这样在单独核算拼箱海运费时,就有可能出现负数的情况。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