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航运资讯  >  上海港连续14年蝉联全球第一,背后的发展密码
上海港连续14年蝉联全球第一,背后的发展密码
2024年12月04日 19:12   浏览:40   来源:货代小哈哈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广阔的经济腹地


  • 地理位置:上海港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前通中国南北沿海和世界大洋,后贯长江流域和江浙皖内河、太湖流域,是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濒江临海,河川交织,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天然的航运枢纽2 。

  • 经济腹地: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经济腹地广阔,全国 31 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换装转口,其主要经济腹地除上海外,还涵盖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该区域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利,为上海港提供了充足的货源2 。

持续的技术创新与设施升级


  • 自动化码头建设:上海港积极推进自动化码头的建设与升级,如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以及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等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投入使用,集合了全球最新自动化码头技术,采用传统码头的横向布局,不仅提高了装卸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还提升了港口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上海港全自动化码头的 2.0 版本,为传统码头的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13 。

  • 数字化技术应用:广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如港航纵横(上海)数字科技推出的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集运 maas),覆盖集装箱运输的全链条,打破了数据壁垒,能提供 “一门式查询”“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海关部门打造的国际中转集拼智能监控平台,引入货物指纹系统,采用数字孪生技术 360° 呈现库内实时全景,实现了多种业态在同一仓库内的多业务模式混合监管135.

  • 绿色能源应用:在绿色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建成了清洁能源加注中心,已完成国际航行船舶进行保税液化天然气(LNG)加注 125 艘次,加注量 73 万立方米,并且 LNG 加注范围将从洋山港拓展至外高桥港区,覆盖上海港全港;2024 年 4 月还落地了大型集装箱船绿色甲醇燃料 “船 - 船” 同步加注作业全国首单,成为全球少数拥有船用绿色甲醇加注能力的港口,同时,港口的集装箱码头岸电使用也实现了全覆盖,推动了航运业的低碳发展34 。

不断优化的港口管理与服务


  • 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上海港实行 “政企分开” 的管理新体制,上海市港口管理局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对港口规划发展、服务、水路运输、港政业务等实施统一管理,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则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完善投融资体制和资本运作机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履行资本运作、国际化经营、港口资源整合等职责,这种管理体制提高了港口的协调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6.

  • 高效的集疏运体系:构建了完善的集疏运网络,包括公路、铁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紧密衔接,实现了货物的快速集散。例如,通过加强与内河航道的连通,拓展了长江经济带的内河运输网络,提高了货物的中转效率;同时,积极推进海铁联运,加强与铁路部门的合作,开辟了更多的海铁联运线路,提升了港口对内陆地区的辐射能力 。

  • 高端航运服务发展:不断提升航运服务能级,补齐高端航运服务业短板。在海事仲裁方面,形成了临时仲裁全链条制度规则体系,成立了航运法律共同体;在航运金融保险领域,集运指数(欧线)期货顺利完成三次交割,成交量和活跃度远超境外类似品种,人保财险发布全球首款满足 “一单制” 的多式联运集装箱货物运输保险方案,中国太保推出全国首单航运业欧盟碳排放成本价格指数保险等,为航运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3.

积极的政策支持与开放合作


  • 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上海港的发展。例如,持续推进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研究国际中转集拼相关扶持鼓励政策,协同海关部门研究 “流向延时确定” 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的政策等,为港口业务的拓展和创新提供了政策保障5.

  • 开放合作:加强与国内外港口的合作与交流,与美国的西雅图、新奥尔良,日本的大阪、横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荷兰的鹿特丹等众多国际知名港口结成了友好港,并积极参与国际航运事务,与新加坡港、德国汉堡港、法国敦刻尔克港等建立友港关系、签署港航合作备忘录,深化港与港之间的联系,共同推动全球航运业的发展;同时,积极举办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等活动,搭建国际航运交流合作的平台,凝聚全球航运界的智慧与共识,提升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力3.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