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航运资讯  >  绿色航运成趋势,内河航道电动船舶的新机遇与挑战
绿色航运成趋势,内河航道电动船舶的新机遇与挑战
2024年12月04日 18:44   浏览:0   来源:货代小哈哈

新机遇


  • 政策支持力度大:从国家层面来看,《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 年)》明确推动内河船舶电气化进程 。地方上,江苏、上海、福建、湖北、浙江等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支持电动船舶产业,包括试点建设、产业规划、财政补助等,如福建被列为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先行先试地区,闽江被列为示范应用流域;上海开通苏州港至外高桥港绿色智慧示范航线,推动电动船舶产业发展124.

  • 市场需求增长: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航运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正加速向低碳、绿色方向转型,内河电动船舶市场规模与应用前景逐步显现。以长江、珠江、闽江、京杭运河等为代表的内河流域,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庞大的运输需求,为电动船舶的运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123.

  • 技术进步推动: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等动力电池技术不断发展,成本持续下降且性能不断优化,其安全性、长寿命等特性已获得中国船级社型式认证,为电动船舶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船舶的电动化推进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提高了电动船舶的性能和可靠性148.

  • 产业链逐渐完善:电动船舶产业链涵盖了上游原材料与零部件、中游船舶制造以及下游应用场景等多个环节,目前已逐渐完善。上游的电池制造、电机、电控等企业不断发展,为电动船舶提供了关键部件;中游船舶制造企业积极转型,加大电动船舶的研发和生产;下游的充换电服务等也在加速推进,如宁德时代发布了行业首个新能源船舶全生命周期协同运营云平台、零碳充换电综合补能解决方案18.

  • 环保优势凸显:电动船舶具有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等环保优势,契合我国绿色发展战略,能够有效减少内河航道的环境污染,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148.

挑战


  • 初始投资成本高:电动船舶的建造需要配备大量的动力电池及相关设备,导致其初始投资成本远高于传统柴油动力船舶。这使得许多船东在考虑投资时望而却步,限制了电动船舶的市场推广和普及速度149.

  • 续航里程有限:目前,电动船舶所使用的电池能量密度相对较低,限制了船舶的续航里程,使其较适合在中短途航线且相对固定的特定场景应用,难以满足长途运输或跨流域航行的需求。此外,电池充电时间较长,也影响了船舶的运营效率9.

  • 配套设施不足:内河航道上的电动船舶充换电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覆盖面不够广、设备不兼容等问题。码头提供的充换电系统难以满足电动船舶的充电需求,船舶在航行、停泊过程中难以方便地获得电力补充,增加了船东的顾虑,制约了电动船舶的运营范围和灵活性9.

  • 技术瓶颈待突破:尽管电动船舶技术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技术难题,如电池能量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充电效率需加快、电池在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性需加强等。此外,船舶的电动化推进系统、控制系统等也需要不断优化和升级,以提高船舶的性能和可靠性9.

  • 标准规范不完善:电动船舶发展历程较短,目前仍缺乏统一的船舶检验法规、充换电方式及接口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配员、船员培训等标准,尚未形成涵盖船舶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这给电动船舶的设计、建造、检验、运营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风险9.

  •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绿色航运的发展,除了电动船舶外,LNG 动力船舶、甲醇动力船舶、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等其他清洁能源动力船舶也在不断发展。这些船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上各有优势,与电动船舶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关系,给电动船舶的市场份额带来了挑战2.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