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发展目标:《上海市推动国际航运燃料绿色转型工作方案》提出到 2030 年,形成内外共济的航运绿色燃料供应体系,上海港保税 LNG 加注能力达到百万立方米(液态)级,绿色甲醇、绿氨加注能力达到百万吨级。同时,科技创新和示范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初步建成绿色燃料加注服务中心,并为国际绿色燃料交易中心和国际绿色燃料认证服务中心建设打好基础3.
制定主要任务:一是构建资源供应体系,强化本地资源供给、加快市外资源布局和完善配套设施布局;二是营造加注服务体系,建设绿色燃料加注服务中心、打造国际绿色燃料交易中心,并提升绿色燃料认证服务能力;三是打造科技创新体系,包括打造核心技术策源地、健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技术多元化应用以及加快开展绿色燃料标准建设;四是构建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和产业集群化发展;五是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加注制度体系建设、优化办理出口退税,并落实加注企业主体责任;六是搭建国际合作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体系建设,推动上海港绿色燃料迈向国际化3.
上海港积极布局绿色燃料加注设施,2022 年成为全球少数具备 “船到船加注保税 LNG” 服务能力的港口,2024 年 4 月 10 日,“海港致远” 号加注船在洋山港完成国内首单绿色甲醇船对船同步加注,成为国内首个具备船对船同步加注绿色甲醇能力的港口45.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航运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绿色航运燃料技术研发,提高燃料生产、储存、加注等环节的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展绿色航运燃料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示范项目建设:通过示范项目的实施,验证绿色航运燃料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为大规模推广应用积累经验,如在特定航线或船舶上进行绿色燃料的试运营23.
建立健全加注制度:制定绿色航运燃料加注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明确加注流程、安全要求、质量监管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加注作业的安全和规范3.
优化政策支持: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航运企业使用绿色燃料,降低其运营成本;对绿色燃料生产、加注等相关企业给予扶持,促进产业发展3.
加强监管执法: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绿色航运燃料市场的监管,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保障燃料质量和使用安全;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国际海事组织等国际机构中发挥积极作用,参与航运燃料绿色转型相关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争取在国际航运领域的话语权,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航运绿色发展规则体系13.
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城市、航运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共同推进绿色航运燃料的研发、生产、加注等环节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分享经验和成果,促进全球航运业的绿色转型13.
举办国际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等高层次国际航运交流活动,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吸引全球航运界的关注和参与,展示上海在航运燃料绿色转型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