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产品互补:拉美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如石油、矿产、农产品等,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类产品的需求。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如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汽车等,在拉美市场具有广阔的销售空间,双方在贸易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146.
市场需求潜力大: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消费市场,中等收入群体庞大且不断扩大,未来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拉美地区有 6.6 亿人口,人口结构年轻,经济发展潜力大,对各类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我国产品和企业 “走出去” 提供了机遇137.
贸易额持续扩大:2000 年至 2022 年中拉货物贸易总额增长 35 倍,2022 年中拉贸易额接近 5000 亿美元,2023 年前三季度,中拉货物贸易额达到 4274 亿美元,同比增长 7.7%,全年有望突破 5000 亿美元,且增速远高于同期拉美和加勒比同世界其他地区增速,显示出良好的增长态势137.
自贸协定推动:我国已与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等拉美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与洪都拉斯签署了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安排,同秘鲁实质性完成自贸协定升级谈判。这些自贸协定的实施,将进一步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为双方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提供有力支撑135.
农业领域:拉美国家农牧业发达,其牛肉、虾、咖啡、可可等优势农产品可扩大对中国的出口,而中国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等也可进入拉美市场,助力拉美农业现代化15.
制造业领域: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电池等制造业产品在拉美市场需求旺盛,可推动拉美国家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国企业还可在拉美投资建厂,促进当地制造业发展,提升拉美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145.
数字经济与新基建领域:拉美国家的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市场发展迅速,对 5G 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需求,我国在这些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双方合作潜力巨大24.
我国与拉美国家进出口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包括:
基础设施薄弱:拉美地区部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不足,这不仅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货物运输成本和时间,降低了贸易效率。例如,一些地区的港口设施陈旧,装卸能力有限,导致货物积压和运输延误.
物流成本高:拉美地区距离中国较远,运输距离长,加上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物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运输时效性难以保证,影响了我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特别是对于一些时效性要求较高的产品贸易产生了较大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