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政策体系: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进贸易便利化。例如,海关总署会同多部门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出台 6 方面 32 项改革创新举措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相关通知,推出优化市场采购贸易外汇管理、放宽加工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等 9 项政策措施,从多方面完善特殊贸易外汇收支管理139.
优化通关流程:实施 “提前审结”“即进即出” 一站式通关等模式,提高通关效率。推广 “船边直提”“抵港直装” 等作业方式,减少货物在港口的停留时间。如南京海关 2024 年 1 至 4 月累计开展进口 “船边直提”、出口 “抵港直装” 货物 2503.97 万吨,同比增长 27.84%56.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贸易无纸化和相关证书电子化共享、联网核查等工作。建设国际贸易 “单一窗口”,实现一次录入、同步申报,提高申报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如全国首票 “一次录入、同步申报” 改革出口货物落地浙江,目的港实现 “秒放”11011.
降低企业成本:规范进出口环节税费,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如重庆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 “一单制” 数字提单动产质押融资业务,较原模式综合资金成本降低超过 30%10.
支持新业态发展:针对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制定专门的便利化政策。如天津综保区设立 “退货中心仓”,退货平均时间由 11 天缩至 5 天左右;江苏省内 8 个综保区拓展保税维修业务,11 个综保区及 4 个保税物流中心开展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出口业务16.
通关效率显著提升:食品检验检疫审批时间大幅缩短,如深圳、海口等地审批时间缩短 70% 以上。鲜活农产品等建立 “绿色通道”,实施 7×24 小时预约通关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港口货物平均堆存期由 5 至 7 天减少至 2 天,车辆查验效率提升约 30%1410.
企业运营成本降低:通过简化手续、优化流程等措施,减少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如 “离港确认” 模式的应用,将口岸国际物流的 “串联作业” 优化为 “并联作业”,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110.
外贸新动能加速培育: 本轮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如石家庄、南京等地完善生物医药研发物品 “白名单” 制度,实现 “白名单” 项下物品进口不需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即可常态化通关1.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更多企业受益于贸易便利化政策,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24 年上半年,中国自非进口 601 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 14%。2024 年 1 至 4 月,外贸大省江苏实现进出口值 1.76 万亿元人民币,创该省外贸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 9.3%6.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通过智慧海关建设、推进贸易无纸化和相关证书电子化共享、联网核查等工作,不断提升口岸营商环境,增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如上海海关口岸无陪同查验比例超过 7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备案无纸化率达 100%112.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