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24 年前 10 个月,深圳进出口总额 3.7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2%,增速高于全国 14 个百分点123. 以下是深圳取得这一成绩的主要原因:
出台专项政策:2023 年 7 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联合深圳市商务局等 5 部门出台 24 条措施,从加大进出口信贷支持、优化跨境结算服务、丰富配套金融支持等方面,形成了具体的政策支持体系,为深圳外贸企业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赋能深圳外贸高质量发展125.
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圳集成各项政策优惠,通过 “便利化 + 资金集中运营 + 银企直连” 模式,全流程线上化 + 无纸化操作解决了异地成员企业单证收集难等问题。2024 年前 10 个月,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规模超 800 亿美元,超 1200 家优质企业享受便利化政策红利125.
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截至 2024 年 10 月末,全市银行积极拓展重大交易平台离岸转手买卖项下跨境人民币收支电子单证业务,创新推出跨境发薪、“冻肉贷” 农产品供应链融资、中小外贸企业数字化信贷产品等,相关业务金额超 58.2 亿元,满足了不同类型外贸企业的多样化金融需求125.
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深圳在全国首创 “银行 + 外综服企业” 代办出口收汇模式,截至 2024 年 10 月末,业务规模 458.5 亿美元,累计服务 16.9 万家企业;支持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办理跨境电商外汇业务,累计办理跨境电商收结汇 10.6 亿美元,服务商户超 1.2 万家,业务量居全国前列,推动了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的快速发展12.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动力。这些产业的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在全球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深圳出口额的提升。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大量出口到欧洲、亚洲等地区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圳的传统制造业通过技术改造、创新设计和品牌建设等方式,实现了转型升级,提高了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增强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例如,服装、家具等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拓展了国际市场份额 。
深港融合发展:深圳积极推动深港两地在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强与香港的贸易合作和产业协同。例如,深港两地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共同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创新载体,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了两地的产业升级和外贸发展123.
区域协同效应: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积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合作和区域协同发展,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例如,深圳与东莞、惠州等城市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协作不断深化,共同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了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 。
企业创新能力强:深圳的企业注重创新投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商业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成果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使深圳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市场具有更高的竞争力。例如,华为、大疆等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在全球通信设备、无人机等市场占据了重要份额123.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深圳的企业积极响应国家 “一带一路” 倡议,不断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优化市场布局,降低对传统市场的依赖。同时,企业还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开展跨境电商等方式,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和交流,拓展海外客户资源,提高了深圳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