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船舶资讯  >  中国造船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成关键
中国造船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成关键
2024年12月01日 20:36   浏览:1   来源:货代小哈哈

提升设计研发能力


  • 自主创新船型:通过科技创新,中国造船企业能够自主研发出各种满足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的新型船型。例如,2024 年江苏靖江某大型造船企业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低碳环保绿色船舶中的 21 万吨液化天然气双燃料散货船,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其交付量在 1 月就刷新了月交付大型船舶纪录1.

  • 优化船舶性能:利用先进的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对船舶的线型、结构、动力系统等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船舶的航行性能、载货能力、燃油效率等,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推动绿色智能转型


  • 绿色船舶技术:研发和应用绿色动力技术,如液化天然气(LNG)、甲醇、氢燃料电池等,减少船舶对传统重油的依赖,降低污染物排放。2024 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业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国际份额达到 71.7%,并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体现了在绿色船舶领域的领先地位4.

  • 智能船舶系统:开发船舶智能化系统,包括船舶自动驾驶、智能监控、远程诊断等,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营效率。例如,通过安装传感器、卫星通信设备等,实现对船舶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船员可以在岸上对船舶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减少人为失误,提升船舶的智能化水平14.

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 高端船舶制造:攻克大型邮轮、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等高端船舶的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如 2023 年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 “爱达・魔都号” 正式命名交付,标志着中国在大型邮轮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集齐了造船业的 “三颗明珠” 之一2.

  • 关键零部件配套:加大对船舶电子、动力系统、推进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提高国产化率,降低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自主性。比如,在船舶动力系统方面,积极开展国产永磁抱轴式轴发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逐步实现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可控4.

提高生产制造效率


  • 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机器人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仓储物流等智能制造技术,实现船舶建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建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如中远川崎船舶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作业效率提高 20% 以上,材料利用率明显上升,降本增效显著1.

  • 先进制造工艺:推广应用先进的焊接、切割、涂装等制造工艺,提高船舶制造的质量和精度,提升产品品质。例如,采用激光切割技术可以实现更精准的钢板切割,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效率。

促进产业协同创新


  • 产学研合作:加强船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如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组织科研人员为企业的高端项目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助力解决核心技术国产化问题1.

  • 产业集群发展:打造船舶产业集群,促进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和资源共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江苏、上海、广东等地的船舶产业集群在推动中国造船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集群内的企业相互协作,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了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14.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