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市场:随着全球经贸逐步复苏,需求仍有望增长,但新船订单量巨大,存在供过于求的风险。市场走势将取决于红海地区的局势以及旧船的淘汰速度158.
油轮市场:新船交付量保持低位,特别是超大型油轮,长距离贸易和俄罗斯石油流向的变化将继续支撑市场,但需密切关注欧佩克产量、中国需求等影响因素45.
干散货市场:根据克拉克森预测,2025-2026 年供需差分别为 - 1.9%、-1.9%,供给格局较优。Capesize 未来三年整体交付压力较小,Supramax 、Panamax 分别在 2025、2026 年迎交付高峰。需求端方面,西芒杜项目或成扭转供需胜负手,此外,美联储降息落地看好需求回升,内需回暖预期也在加强5.
化学品船市场:受益于中国化工行业的发展,以及船队结构老龄化,这些船型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但在新船设计和燃料选择上,船东需做出谨慎决策4.
支线型集装箱船市场:其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整体集装箱市场的发展动态,现有船队年龄偏大,排放法规的适应性较弱,且新船订单量相对较低,这些都是支线市场的有利因素,但确定合适的船舶设计是一大难点4.
绿色燃料船舶增长:受全球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影响,航运公司正加速布局液化天然气(LNG)、生物柴油、甲醇等绿色航运燃料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绿色燃料船舶的应用不断推高绿色燃料的需求,新造船订单中绿色燃料船舶占比显著提高26.
相关政策推动:2025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的《欧盟海运燃料条例》直接限制航运公司的碳排放强度,激励船东使用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船用燃料,促使航运企业进一步加大绿色转型力度2.
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绿色燃料船舶数量的增加,港口等基础设施也需同步发展。如上海洋山港已完成国内首单绿色甲醇船对船同步加注,全球也将有更多港口逐步具备绿色燃料加注能力,但整体来看,绿色燃料的产能与加注设施仍难以满足航运业的转型需求26.
技术应用拓展:到 2025 年,航运业的智能航行法规基本完成,辅助驾驶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遥控驾驶和有人在船的自主驾驶技术实现多样本应用,这将提高船舶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人为失误风险3.
数据共享与协同:航运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将更加紧密,基于区块链等技术的航运服务网络不断拓展,有助于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跟踪和管理,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3.
智能港口建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规模不断扩大,内河航道运行监测、梯级船闸联合调度等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加快,提升港口的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减少船舶在港停留时间3.
贸易路线调整:地缘政治事件仍可能导致贸易路线的改变,如红海危机等,迫使船舶绕行,增加航行距离和时间,进而影响航运市场的供需关系和运价走势489.
贸易政策影响:各国贸易政策的调整,如加征关税、贸易协定的签署或变更等,将对航运市场的需求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对于集装箱运输市场,货主可能会根据贸易政策的变化调整其供应链布局和运输方式89.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