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危机:2023 年底开始的红海危机致使商船频繁遇袭,大量船舶被迫绕道好望角,使得欧洲、美国航线的航程大幅增加,有效运力减少,推动了运价急剧上涨。也门胡塞武装对红海航线的持续袭击,导致航运公司面临更高的风险和成本,进而影响了运费价格56.
美东 ILA 码头工人续约谈判:美东 ILA 码头工人合约在 9 月底到期,若码头和航商不能满足工人要求,工人准备 10 月罢工,美东和墨西哥湾沿岸码头将受影响,进而导致船期延误,影响货物的装卸和运输效率,使航运市场的运力供给受到冲击,推动运费上涨5.
俄乌冲突:冲突影响了欧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欧洲市场需求疲弱,同时也导致了部分航线的调整和运输成本的上升,对航运市场运费产生了间接影响5.
其他地区冲突:如圭亚那与委内瑞拉的领土争端等,可能会影响石油等重要物资的供应和运输,进而波及航运市场运费.
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导致海运需求处于低位,使得航运市场整体供大于求,运价承压运行。如欧洲经济表现不如预期,其进口需求下降,对航运市场的需求端造成压力;而美国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民众持续消费,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美国航线的运价35.
通货膨胀:高运价可能会助燃通胀,而通胀又会削弱运输需求,同时也可能导致航运企业的运营成本上升,如燃料、劳动力等成本的增加,进一步影响运费的定价5.
贸易政策:各国的贸易政策变化,如加征关税、贸易壁垒等,会影响商品的进出口贸易量,进而影响航运市场的需求。例如美国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的预期曾导致出货旺季提前到来,推动了运费价格上涨,但随着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的适应,又会对运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6.
运力供给:2024 年集装箱航运业迎来史上创纪录的新增运力,据 BIMCO 统计,新交付的船舶达到 478 艘、310 万 TEU,同比增长 41%,运力供过于求的情况愈发严重,给运价带来下行压力。然而,红海危机等因素导致部分航线的运力紧张,抵消了部分运力过剩的问题,推动了运价上涨5.
运力需求:全球经贸不景气导致海运贸易需求整体低迷,但不同地区和货种的需求存在差异。如 2024 年上半年干散货需求强劲,铁矿石、谷物、煤炭等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增长,推动了干散货航运市场的运费上涨;而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外贸需求在部分地区和时段也有一定波动,影响了集装箱运价19.
极端天气:极端天气事件可能会影响港口的运营和船舶的航行安全,导致港口拥堵、船舶延误等情况发生,从而影响航运市场的运力供给和运输效率,推动运费上涨。如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可能会导致港口关闭或作业受限,增加船舶的等待时间和运营成本36.
气候变化:长期的气候变化可能会对全球贸易格局和航运需求产生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气温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港口的建设和运营,以及货物的运输方式和路线选择 。
航商联盟与合作:航运企业之间的联盟和合作关系不断变化,如马士基与赫伯罗特宣布将在 2025 年 2 月组成新联盟 Gemini,这种竞合关系的改变会影响市场的运力配置和竞争格局,进而对运费产生影响5.
市场集中度:航运市场的集中度较高,少数大型航商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定价策略和市场行为对运费走势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几大船公司曾趁势抱团涨价,推动了运费价格整体上涨6.
运河通航状况: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是全球重要的航运通道,其通航状况对运费影响显著。2024 年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同时出现问题,两者合计约占据全球海运贸易的五分之一,导致船期延误和运力紧张,进一步推高了运价5.
船舶技术与环保要求: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船舶需要满足更高的排放标准和技术要求,如 IMO 新规及欧盟碳关税的要求,老旧船舶面临技改或淘汰,这可能会限制运力的供给,同时也会增加航运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影响运费8.
金融政策:航运企业的融资环境和金融政策也会对运费产生间接影响。例如 2024 年以来航运企业融资需求持续增加,船舶 “带押过户” 等新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活跃船舶市场交易循环,但也可能会影响航运企业的资金成本和投资决策,进而影响运力的供给和市场竞争格局7.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