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海运资讯  >  海运物流的全程可视化追踪,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监控
海运物流的全程可视化追踪,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监控
2024年11月30日 13:30   浏览:0   来源:货代小哈哈
  1. 物联网技术在海运物流中的应用架构

    • 应用层是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示的层面。在海运物流监控系统中,应用层软件会对采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例如,将货物的位置信息、环境信息以及船舶的航行信息等进行关联,生成可视化的物流地图和报表。用户可以通过网页端或手机应用程序访问这些数据,直观地查看货物运输的全过程。同时,应用层还可以设置报警功能,当货物出现异常情况(如位置偏离预定航线、温度超出安全范围、受到剧烈震动等)时,及时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通知。

    • 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网络层进行传输。可以利用多种通信技术,如卫星通信、蜂窝网络(4G/5G)、低功耗广域网(LPWAN)等。对于远洋运输中的船舶,卫星通信是主要的数据传输方式,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确保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也能将数据实时发送回陆地的监控中心。在港口区域或近岸运输中,蜂窝网络可以提供更稳定、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LPWAN 技术则适用于一些对功耗要求较低、数据传输量不大的传感器设备,如在仓库中用于监控货物存储环境的温湿度传感器。

    • 在货物包装上安装各种物联网传感器,如射频识别(RFID)标签、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RFID 标签可以存储货物的基本信息,如名称、数量、发货地、目的地等,通过射频信号与读写器进行通信,实现货物的自动识别和信息采集。GPS 模块能够实时获取货物的位置信息,无论货物是在港口仓库、运输车辆上还是在船舶货舱中,都可以精确追踪其位置。

    • 温湿度传感器对于一些对环境条件敏感的货物(如食品、药品、电子产品等)至关重要。它们可以实时监测货物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将数据传输给监控系统。加速度传感器则用于检测货物是否受到剧烈震动或碰撞,这对于易碎品或高价值货物的运输安全监控非常有帮助。在船舶上,还会安装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传感器,用于获取船舶的动态信息,如船位、航向、航速等。

    • 感知层设备部署

    • 网络层数据传输

    • 应用层数据处理与展示

  2. 全程可视化追踪的实现细节

    • 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通过物联网技术继续对内陆配送环节进行可视化追踪。如果货物需要通过公路或铁路运输到最终目的地,运输车辆或列车上安装的 GPS 和传感器可以实时传输货物的位置、运输速度、行驶状态等信息。在配送中心,同样可以利用 RFID 和摄像头等设备,实现货物的入库、分拣、包装和再发货等操作的可视化管理。

    • 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处理的货物(如高价值物品的专人配送、冷链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等),可以通过为配送人员配备智能终端设备,实时记录配送过程中的货物状态和位置信息,确保货物安全、准时地送达客户手中。

    •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通过船载的物联网设备,实时传输船舶的位置、航向、航速、油耗等信息。同时,货舱内的传感器可以持续监测货物的状态。例如,对于冷藏集装箱运输的货物,温湿度传感器会实时反馈集装箱内的温度和湿度数据,确保货物在适宜的环境下运输。如果出现温度异常升高或其他紧急情况,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通知船员和岸上的管理人员采取措施。

    • 利用电子海图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可视化监控平台上展示船舶的航行路线和周围的海洋环境信息。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船舶是否按照预定航线行驶,是否靠近危险区域(如礁石区、浅滩、军事管制区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卫星图像和气象数据,为船舶提供更全面的航行环境信息,如天气预报、海浪高度等,帮助船员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 在港口仓库,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货物的实时入库、出库和库存管理可视化。当货物进入港口仓库时,安装在仓库门口的 RFID 读写器自动识别货物标签,记录货物的入库时间、存储位置等信息,并更新库存系统。仓库内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监控货物的存储状态和搬运情况,确保货物在仓库中的安全。在货物装卸环节,起重机、叉车等装卸设备上安装的传感器可以将装卸作业的进度、货物的装卸位置等信息传输到监控系统,实现装卸过程的可视化。

    • 对于港口的船舶靠泊和离泊情况,也可以通过 AIS 系统和码头的监控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用户可以通过监控平台查看船舶的预计靠泊时间、实际靠泊时间、装卸作业开始和结束时间等信息,提前安排货物的运输计划。

    • 港口作业环节可视化

    • 海上运输环节可视化

    • 内陆配送环节可视化

  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 制定明确的隐私政策,告知用户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存储方式。在收集和使用物联网数据时,要确保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特别是对于涉及货物所有者、运输参与者等个人信息的数据,要严格保护其隐私。例如,在处理包含个人身份信息的运输单据时,要采取匿名化处理等措施,防止个人隐私信息被滥用。

    • 在物联网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如 SSL/TLS 协议,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安全性。对于存储在服务器中的数据,也需要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同时,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和处理相关的物流数据。例如,为不同的用户角色(如货主、货代、船公司、港口工作人员等)分配不同的权限,他们只能查看和操作与自己业务相关的数据部分。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