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焊接部位出现裂纹,修复措施如下:首先要对裂纹进行评估,使用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等,确定裂纹的长度、深度、走向以及分布情况 。这能帮助我们制定合适的修复方案。
如果裂纹较浅,深度在 3 - 5 毫米以内,长度较短,一般可以采用打磨消除的方法。使用电动打磨机,将裂纹部位打磨成 U 形或 V 形坡口,坡口的深度要超过裂纹深度,宽度适中,以便后续焊接。打磨完成后,对坡口及周围 20 - 30 毫米的区域进行清理,去除油污、铁锈等杂质,露出金属光泽。然后选用与船体材质匹配的焊接材料进行焊接。焊接时,采用小电流、多层多道焊的方式,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热输入,减少焊接应力。每焊完一层,要用小锤轻轻敲击焊缝,消除应力。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与周围船体平整过渡,最后进行焊缝探伤检测,确保裂纹完全消除。
要是裂纹较深,深度超过 5 毫米,或者长度较长,就需要采用挖补修复的方法。先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防止裂纹继续扩展。然后使用切割设备,将裂纹及周围一定范围的损坏部位切除,切除的形状要规则,边缘要整齐。准备一块与切除部位形状、尺寸相同,材质也与船体一致的补板。将补板安装到切除部位,进行定位点焊。定位点焊完成后,按照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接。焊接时同样要控制好焊接参数,采用合适的焊接顺序,减少焊接变形和应力。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测,确认焊接质量合格,再对修复部位进行涂装处理,恢复船体的防腐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