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管理在外贸询盘中的重要性
影响成本核算
不同的物流方式有着不同的费用。例如,海运通常适合大批量货物运输,费用相对较低,但运输时间较长。以一个中国出口家具到美国的企业为例,如果选择海运整柜(FCL),从中国港口到美国西海岸港口,一个 40 尺高柜的海运费用可能在几千美元左右,具体价格会因航线、船公司等因素波动。而如果选择空运,虽然运输时间短,可能几天就能到达,但费用要高得多,每千克的运费可能达到十几美元甚至更高。所以在询盘中,准确了解物流方式及其成本对于核算产品总成本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报价和利润。
决定运输时间
物流方式的选择会影响货物到达客户手中的时间。对于一些时效性强的商品,如时尚服装或电子产品配件,客户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快速的物流方式。比如在电子产品行业,新款手机配件的需求时效性很强,客户可能要求使用国际快递,像 DHL、FedEx 等,这些快递服务通常可以在 3 - 5 个工作日内将货物送到客户手中。而对于一些对时间不那么敏感的大宗商品,如建筑材料等,使用海运可能更合适,运输时间可能需要 2 - 6 周。
涉及运输风险
不同的物流渠道有不同的风险。例如,在海运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恶劣天气、海盗等情况(虽然现代航海中遇到海盗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在一些海域仍有风险)。货物可能会受潮、受损等。而在陆运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交通意外、道路状况不佳等情况。在询盘中,需要考虑如何分担这些风险。比如,是采用贸易术语 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由卖方负责办理货运保险,还是采用 FOB(离岸价),由买方自己安排保险。
二、交货期管理在外贸询盘中的要点
明确生产周期
对于供应商来说,要清楚自己产品的生产周期。这包括原材料采购时间、生产加工时间等。例如,一家生产定制化机械零件的工厂,接到订单后,可能需要 1 - 2 周来采购特殊钢材等原材料,然后再经过 2 - 3 周的加工时间才能完成产品。在询盘中,需要将这个生产周期准确告知客户,让客户对订单的生产进度有合理的预期。
考虑物流时间
交货期不仅包括生产时间,还包括物流运输时间。在确定交货期时,要结合所选的物流方式及其预计运输时间。比如,一个中国供应商与欧洲客户商定的交货期是 45 天,生产周期为 30 天,那么就要选择运输时间在 15 天左右的物流方式,如中欧班列等合适的运输方式来满足交货期要求。
应对不可抗力因素
在交货期管理中,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不可抗力因素。例如,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可能会影响工厂的生产,或者港口罢工等情况会影响货物的运输。在询盘中,可以和客户协商一些应对措施,如在合同中约定如果遇到不可抗力事件,交货期可以适当延长等条款。同时,供应商也应该有一定的应急预案,如寻找备用的原材料供应商或者物流渠道,以尽量减少不可抗力因素对交货期的影响。
三、物流与交货期管理的协同工作
信息同步
在整个外贸交易过程中,物流信息和交货期信息要及时同步给客户。例如,当货物生产完成并准备发货时,要告知客户预计的发货时间、预计到达时间等物流信息。可以通过邮件、在线贸易平台等方式进行信息更新。同时,在出现物流延迟等情况时,也要第一时间通知客户,并协商解决方案,如是否可以接受延迟后的交货时间或者更换物流方式来加快运输。
灵活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物流方式和交货期。如果客户急需货物,而原计划的物流方式不能满足要求,可以考虑升级物流服务,如从海运改为空运,但同时要与客户协商调整价格等相关事宜,因为空运成本更高。另外,如果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小问题导致生产周期延长,也可以与客户沟通,看是否可以适当延长交货期或者采取其他弥补措施,如提供一定的折扣等。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