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下,反倾销和反补贴是重要的贸易救济措施。当企业面临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时,需要了解相关规则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反倾销
反补贴
积极配合调查
及时响应:当收到反倾销调查通知后,企业应迅速组织专门的应对团队,包括法务人员、财务人员、市场人员等。这个团队要负责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地提交调查问卷。例如,在中国企业应对美国的反倾销调查中,通常有严格的问卷提交期限,企业必须严格遵守。
提供准确信息:企业需要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包括产品的成本结构、销售价格、生产流程、出口数量等。如果企业提供虚假信息,可能会受到更严厉的制裁。例如,在成本核算方面,要详细列出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各项明细,以证明产品的正常价值。
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待遇
寻找有利替代国(在非市场经济地位情况下)
调整出口价格和市场策略
梳理补贴情况
明确补贴来源和性质:企业要对自身接受的所有政府支持进行梳理,包括政府拨款、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区分哪些是符合 WTO 规则的不可诉补贴,哪些是可能引发反补贴调查的可诉补贴。例如,政府对企业的科研投入补贴,如果是用于基础性研究,一般属于不可诉补贴;而如果是用于特定产品的出口补贴,则可能属于可诉补贴。
评估补贴金额和影响:计算接受补贴的具体金额,并评估这些补贴对产品价格、出口量等方面的影响。这有助于企业在应对调查时,准确地说明补贴情况及其后果。例如,通过成本核算和市场分析,确定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使产品价格下降了多少,出口量增加了多少。
证明补贴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调整企业战略和运营模式
减少可诉补贴依赖:企业可以逐步减少对可能引发反补贴调查的可诉补贴的依赖,通过优化自身的财务结构和经营模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例如,企业可以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政府补贴的资金需求。
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企业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非价格竞争力。例如,在纺织企业面临反补贴调查时,企业可以加大对新型纺织技术的研发投入,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功能性纺织品,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以质量和技术优势取胜,而不是依赖补贴来降低价格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