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方(买方)责任
买方首先要向自己的开户银行(开证行)提交开证申请书。申请书内容包括信用证的类型(如即期信用证、远期信用证)、受益人(卖方)的名称和地址、信用证金额、货物描述(包括名称、规格、数量、包装等)、交货期、单据要求等详细信息。例如,买方在申请书中明确要求卖方提供商业发票、提单、装箱单、质量检验证书等单据。
同时,买方需要向开证行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保证金的比例根据买方的信用状况、交易金额等因素而定,一般在 10% - 100% 之间。如果买方信用良好,与银行有长期合作关系,保证金比例可能较低。
开证行操作
开证行收到买方的申请后,会对买方的信用状况进行审查。如果审查通过,开证行根据开证申请书的内容,通过 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网络等方式向卖方所在地的银行(通知行)开立信用证。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开证行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
通知行职责
通知行收到信用证后,会对信用证的真实性进行核实。一般通过密押或签字等方式核对信用证是否是开证行所开立。核实无误后,通知行将信用证通知给受益人(卖方)。
卖方审核要点
条款审核:卖方收到信用证后,要仔细审核信用证的条款。重点审核信用证的有效期、交货期、单据要求等是否与合同一致。例如,检查信用证规定的最迟装运日期是否能够满足生产和运输安排;信用证要求的单据是否能够顺利获取。
软条款识别:注意识别信用证中的软条款。软条款是指开证申请人(买方)在信用证中设置的一些隐蔽性条款,使受益人(卖方)难以掌握主动权。例如,“检验证书由买方代表签字,签字样本由买方在货物装运前提供”,这种条款可能会导致卖方在发货后,因买方不提供签字样本而无法获取符合要求的检验证书,从而无法顺利收款。
备货与发货
根据信用证的要求和合同的规定,卖方进行备货。确保货物的质量、数量、包装等符合信用证和合同的要求。在发货时,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按照信用证规定的交货期安排发货。例如,如果信用证要求在某个特定日期前将货物装上船,卖方需要提前安排好生产进度和运输计划。
单据制作与提交
单据制作:按照信用证的单据要求制作各种单据,如商业发票、提单、装箱单、质量检验证书等。单据的内容要严格与信用证的规定相符,并且相互之间的数据要一致。例如,商业发票上的货物描述、数量、金额等要与提单和装箱单一致。
提交单据:卖方将制作好的单据在信用证规定的有效期内,通过自己的银行(议付行或交单行)提交给开证行。议付行在收到单据后,会对单据进行审核,看是否符合信用证的要求。
开证行审单付款
开证行收到卖方提交的单据后,会按照 “严格相符原则” 进行审核。即单据在表面上必须与信用证的条款严格一致。如果单据符合要求,开证行将履行付款责任,向卖方付款。付款方式可以是即期付款、远期付款(如承兑汇票后到期付款)等。
买方赎单提货
开证行付款后,会通知买方付款赎单。买方需要向开证行支付信用证金额及相关费用后,才能取得单据。取得单据后,买方可以凭提单等单据到港口提货。
风险表现
如果开证行信用不佳或出现财务问题,可能会无法履行付款责任,即使卖方提交的单据完全符合信用证要求。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卖方遭受重大损失,无法按时收回货款。
应对策略
卖方在收到信用证后,可以通过银行的信用评级机构(如穆迪、标准普尔等)或者向自己的银行咨询,了解开证行的信用状况。如果开证行信用等级较低,可以要求买方更换开证行,或者要求在信用证中增加保兑行。保兑行是指应开证行的请求,对信用证加具保兑的银行,保兑行承担与开证行相同的付款责任,这样可以增加收款的安全性。
软条款风险
风险表现:如前面所述,软条款会使卖方在信用证交易中处于被动地位。一旦买方不配合,卖方可能无法满足信用证的要求,导致银行拒付。
应对策略:卖方在审核信用证时,要仔细识别软条款。如果发现软条款,应立即与买方沟通,要求修改信用证,删除或修改不合理的软条款。如果买方拒绝修改,卖方要谨慎考虑是否继续执行该信用证。
条款不符风险
风险表现:信用证条款与合同条款不符可能会给买卖双方带来不便和风险。例如,信用证规定的货物规格与合同不一致,可能导致卖方生产的货物不符合要求,或者买方收到的货物不是自己想要的。
应对策略: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规定信用证条款必须与合同条款相符。卖方在收到信用证后,要认真核对信用证条款与合同条款,发现不符之处应及时要求买方修改信用证,确保信用证能够顺利执行。
单据制作风险
风险表现:如果卖方制作的单据不符合信用证要求,如单据内容填写错误、单据之间的数据不一致、单据格式不符合要求等,开证行可能会拒付。
应对策略:卖方要建立严格的单据制作和审核制度。安排专业的单证人员制作单据,在制作完成后,要进行多次审核,确保单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可以参考国际商会发布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等相关规则,规范单据制作。
单据真实性风险
风险表现: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单据伪造或欺诈的情况。例如,提单是物权凭证,如果提单是伪造的,买方提货后可能会发现货物不存在,而卖方可能会因为提交了虚假单据而面临法律责任。
应对策略:银行在审单时,要加强对单据真实性的审查。对于一些重要单据,如提单,可以通过提单的签发机构(如船公司)进行核实。买卖双方也可以通过购买出口信用保险等方式,降低因单据欺诈带来的风险。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