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外贸资讯  >  外贸合同制定与审查的关键要素
外贸合同制定与审查的关键要素
2024年11月27日 19:36   浏览:1   来源:货代小哈哈

一、外贸合同制定的关键要素


  1. 合同主体信息

    • 当事人详情:明确买卖双方的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包括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信息。这是确保合同双方身份明确,便于沟通和后续法律程序(如果需要)的基础。例如,在跨国交易中,如果出现纠纷,准确的公司地址对于送达法律文件等程序至关重要。

    • 主体资格验证:要核实对方的主体资格,确保对方有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合法权限。可以要求对方提供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文件,特别是对于新客户或者来自法律监管环境不明朗地区的客户。

  2. 产品或服务描述

    • 详细规格:对所交易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精确、细致的描述。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质量标准(如国际标准、行业标准或双方另行约定的标准)、技术参数、成分、性能等。以电子产品为例,要详细列出产品的芯片型号、屏幕分辨率、电池容量等参数,确保双方对交易标的有清晰一致的认识。

    • 数量与包装:明确产品的数量单位(如件、套、吨等)和包装方式(如纸箱、木箱、托盘包装等)。包装条款还应包括包装材料、包装规格以及包装标志等内容。例如,对于易碎品,包装条款可能规定 “产品应用泡沫塑料等防震材料进行包装,且外包装应标明‘易碎品’字样”。

  3. 价格条款

    • 价格构成:详细说明价格的构成,包括产品单价、总价,以及是否包含运输费、保险费、关税等其他费用。例如,在 FOB(Free on Board)价格条款下,卖方负责将货物装上船之前的费用,而买方负责运费和保险费;在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价格条款下,卖方则要承担运费和保险费直到目的港。

    • 价格调整机制:考虑是否需要设定价格调整条款,特别是对于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或者交货期较长的产品。例如,可以约定 “如果原材料价格波动超过一定比例(如 10%),双方应协商调整产品价格”。

  4. 交货条款

    • 交货时间和地点:明确卖方应在何时、何地将货物交付给买方。交货时间应具体到日期或者明确的时间段,交货地点要精确到港口、仓库等具体位置。例如,“卖方应在 20XX 年 X 月 X 日前将货物交付至上海港指定仓库”。

    • 交货方式:确定货物的运输方式(如海运、空运、陆运)和运输工具(如集装箱船、货机等)。同时,要规定卖方在运输过程中的责任,如货物的装卸责任、运输保险责任等。

  5. 付款条款

    • 付款方式:常见的付款方式有 T/T(电汇)、L/C(信用证)、托收等。在合同中应详细说明付款方式的操作流程、时间节点和要求。例如,对于 T/T 付款,要规定是预付一定比例(如 30%)定金,还是见提单副本付款等具体细节。

    • 发票要求:明确卖方应提供的发票类型(如商业发票、增值税发票等)、发票内容(包括产品名称、数量、价格等)以及开具发票的时间。发票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凭证,对于买方报关、记账等环节都有重要作用。

  6. 质量检验与索赔条款

    • 检验方式和时间:规定买方检验货物的方式(如抽样检验、全检等)、检验机构(如国际知名的检验公司 SGS 等)以及检验的时间和地点。例如,“买方有权在货物到达目的港后 XX 天内,委托 SGS 进行检验”。

    • 索赔条件和程序:明确在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情况下,买方如何索赔。包括索赔的期限、所需提供的证据(如检验报告)、赔偿方式(如退款、换货、降价等)等内容。例如,“如果检验发现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买方应在发现问题后 XX 天内向卖方提出书面索赔,卖方应在收到索赔通知后 XX 天内给予答复并采取相应的赔偿措施”。

  7. 知识产权条款

    • 知识产权归属:对于产品涉及的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著作权等),要明确其归属。例如,是卖方拥有知识产权,还是双方共同拥有,或者买方在购买产品后拥有一定的使用权等情况。

    • 侵权责任承担:规定如果产品发生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由哪一方承担责任。一般情况下,卖方应保证所售产品不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但在某些情况下,双方也可以协商分担责任。

  8. 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

    • 违约责任界定:详细列举双方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形(如卖方未按时交货、买方未按时付款等)以及相应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可以包括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方式。例如,“如果卖方未能按时交货,每逾期一天,应按照合同总价的 X% 向买方支付违约金”。

    • 争议解决方式:确定双方在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式,常见的有协商解决、仲裁或者诉讼。如果选择仲裁,要明确仲裁机构(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地点(如北京、上海等)和仲裁规则;如果选择诉讼,要明确诉讼的管辖法院(一般是合同签订地、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


二、外贸合同审查的关键要素


  1. 合法性审查

    • 法律法规遵循:检查合同是否符合相关国家(包括本国和对方国家)的法律法规,如贸易法、合同法、海关法等。确保合同的内容和签订程序不违反任何法律规定,例如,某些国家对特定产品的进口可能有严格的许可证要求,合同中应体现这些要求的遵守情况。

    • 政策合规性:关注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如贸易制裁、关税调整等对合同的影响。例如,如果合同签订后,一方国家对另一方国家的产品加征关税,合同中是否有相应的条款来应对这种情况(如价格调整、解除合同的条件等)。

  2. 条款完整性和准确性审查

    • 条款查漏补缺:对照上述合同制定的关键要素,检查合同是否遗漏重要条款。例如,是否缺少质量检验条款或者知识产权条款等关键内容。对于复杂的交易,还需要检查是否有特殊条款(如保密条款、技术转让条款等)来满足交易的特殊需求。

    • 条款表述精确: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的表述,确保用词准确、逻辑清晰,避免模糊不清或者容易引起歧义的表述。例如,“大约”“左右” 等模糊词汇在数量、时间等关键条款中应谨慎使用,除非双方有明确的约定。

  3. 风险评估审查

    • 交易风险识别:分析合同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如市场风险(价格波动、汇率变化等)、信用风险(对方的付款能力、履约能力等)、运输风险(货物损坏、丢失等)。例如,对于长期合同,汇率波动可能对双方的利益产生较大影响,合同中是否有汇率调整机制或者套期保值等风险应对措施。

    • 风险分担合理性:审查合同中风险分担条款是否合理。例如,在 FOB 价格条款下,货物在装上船之前的风险由卖方承担,装上船之后由买方承担,这种风险划分是否符合双方的利益和交易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评估。

  4. 权利义务对等审查

    • 双方权利平衡:检查合同是否确保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相对等。避免一方承担过多的义务而另一方享有过多的权利的情况。例如,在付款和交货条款中,交货时间和付款时间应该合理安排,使双方的风险和责任相对平衡。

    • 特殊权利义务审查:对于合同中赋予一方的特殊权利或者义务(如独家代理权利、保密义务等),要审查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例如,独家代理条款应明确代理的范围、期限、代理费用等细节,并且要确保该条款不会对另一方的正常经营造成不合理的限制。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