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船舶资讯  >  船舶起重与吊装设备安全检查与维修
船舶起重与吊装设备安全检查与维修
2024年11月26日 19:20   浏览:0   来源:货代小哈哈

一、船舶起重与吊装设备概述


船舶起重与吊装设备主要包括起重机(如克令吊、吊杆起重机)、绞车、吊索具(如钢丝绳、吊钩、卸扣)等。这些设备在船舶货物装卸、设备吊运等操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起重机通过起升、变幅、回转等动作实现货物的吊运;绞车用于牵引和提升重物;吊索具则是连接重物与起重设备的关键部件。

二、安全检查要点

(一)起重机检查


  1. 金属结构检查

    • 外观检查:定期(如每月)检查起重机的金属结构部分,包括臂架、塔身、转台等。查看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变形、裂缝、腐蚀等情况。对于腐蚀部位,要使用测厚仪测量壁厚,确保其厚度不低于安全标准。例如,起重机臂架的关键部位壁厚减少超过原厚度的 10% 时,可能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 连接部位检查:检查金属结构的连接螺栓、焊缝等。螺栓应无松动、脱落,焊缝无裂纹、气孔等缺陷。对于高强度螺栓,要定期检查其预紧力是否符合要求,可以使用专用的扭矩扳手进行抽检。

  2. 机械传动系统检查

    • 齿轮检查:检查起重机的齿轮箱中的齿轮,查看齿面是否有磨损、点蚀、胶合等情况。通过听声音、观察润滑油中的金属屑等方式来初步判断齿轮的磨损程度。定期(如每半年)更换齿轮箱的润滑油,并对油样进行分析,以确定齿轮的磨损状况。

    • 制动器检查:制动器是起重机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件。检查制动器的制动片厚度,当制动片磨损到规定的厚度(如剩余厚度小于原厚度的 1/3)时,应及时更换。同时,检查制动轮的表面是否有油污、磨损等情况,确保制动器的制动性能良好。测试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应符合设备的设计要求。

    • 联轴器检查:检查联轴器的连接情况,包括弹性元件是否老化、磨损,螺栓是否松动等。对于有润滑要求的联轴器,要检查润滑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3. 电气系统检查

    • 电气设备检查:检查起重机的电机、控制器、限位开关等电气设备。电机应无异常发热、振动,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使用绝缘电阻表定期(如每年)测量电机的绝缘电阻,一般不应低于 0.5 兆欧。控制器的操作应灵活、可靠,限位开关应能正常工作,确保起重机的动作在安全范围内。

    • 电气线路检查:检查电气线路的敷设是否符合要求,电线电缆是否有破损、老化、短路等情况。对于露天使用的起重机,要特别注意电气线路的防水、防潮措施是否有效。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绝缘测试,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复。

  4. 液压系统检查(适用于液压起重机)

    • 液压元件检查:检查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液压元件。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流量应正常,无异常噪声和泄漏。液压缸的活塞杆应无划伤、腐蚀,密封良好,无泄漏现象。液压阀的动作应灵活、准确,无卡滞和泄漏。

    • 液压油检查:定期检查液压油的油质和油位。油质应清澈、无杂质、无乳化现象,通过油样分析来确定液压油是否需要更换。油位应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不足时及时补充。

(二)绞车检查


  1. 卷筒检查

    • 检查卷筒的表面状况,是否有磨损、裂纹等情况。卷筒绳槽的磨损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度,一般绳槽磨损深度不应超过钢丝绳直径的 1/3。查看卷筒的轴和轴承是否正常,有无松动、异常发热等现象。

  2. 刹车装置检查

    • 与起重机的制动器检查类似,检查绞车刹车装置的制动片厚度、制动轮表面情况以及制动力矩。确保刹车装置能够在需要时可靠地制动绞车,防止重物下滑。

  3. 传动部件检查

    • 检查绞车的齿轮、链条(如果有)、联轴器等传动部件。齿轮的齿面磨损、链条的伸长和磨损、联轴器的连接情况等都要进行仔细检查,确保传动系统正常运行。

(三)吊索具检查


  1. 钢丝绳检查

    • 外观检查:定期(如每次使用前)检查钢丝绳的外观,查看是否有断丝、磨损、变形、锈蚀等情况。断丝数量不应超过规定的标准,如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数超过 10% 时,应考虑更换钢丝绳。磨损后的钢丝绳直径减小量不得超过原直径的 7%。

    • 内部检查:对于长期使用或有怀疑的钢丝绳,可以采用无损探伤方法(如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检查其内部是否有损伤,如内部断丝、疲劳裂纹等。

  2. 吊钩检查

    • 检查吊钩的表面是否有裂纹、变形等情况。重点检查吊钩的危险断面(如钩身与钩颈的连接处),该部位最容易出现疲劳裂纹。用卡尺测量吊钩的开口度,开口度的增加量不得超过原尺寸的 15%,否则应报废。

  3. 卸扣检查

    • 检查卸扣的本体和横销是否有变形、磨损、裂纹等情况。卸扣的螺纹部分应无损坏,横销应能灵活转动,且安装到位,防止脱落。

三、维修策略

(一)起重机维修


  1. 金属结构维修

    • 变形修复:对于轻微的金属结构变形,可以采用机械矫正或火焰矫正的方法。机械矫正使用千斤顶、压力机等设备施加外力进行矫正;火焰矫正则是利用火焰加热变形部位,使其在冷却过程中产生收缩变形,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矫正后,要对结构进行探伤检查,确保无新的裂纹产生。

    • 裂缝修复:对于金属结构上的裂缝,首先要确定裂缝的长度、深度和走向。对于表面裂缝,可以采用打磨去除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部分,然后进行补焊。补焊时要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确保焊接质量。对于贯穿性裂缝或深度较大的裂缝,可能需要在裂缝两端钻孔止裂,然后采用加强板或更换部分结构的方式进行修复。

    • 腐蚀维修:对于腐蚀较轻的部位,可以进行除锈、涂漆等防腐处理。如果腐蚀导致壁厚减薄严重,需要更换腐蚀的部分结构。在更换时,要确保新结构的材料、尺寸和连接方式与原结构一致。

  2. 机械传动系统维修

    • 齿轮维修:对于齿面磨损较轻的齿轮,可以采用研磨、修形等方法恢复齿面的精度。如果磨损严重或出现点蚀、胶合等损坏,应更换齿轮。在安装新齿轮时,要注意齿轮的啮合精度,通过调整中心距、轴向定位等方式保证良好的啮合。

    • 制动器维修:当制动片磨损需要更换时,要选择与原制动片性能相同的产品,按照规定的安装程序进行安装。制动轮表面有油污时,要进行清洗;如果磨损严重,应进行车削加工或更换。对于制动器的制动弹簧,要检查其弹性是否符合要求,如有松弛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 联轴器维修:如果联轴器的弹性元件老化或磨损,更换弹性元件。对于联轴器的连接螺栓松动,要重新拧紧并检查拧紧力矩。如果联轴器的轴孔磨损,可采用镀铬、镶套等方法进行修复。

  3. 电气系统维修

    • 电气设备维修:电机出现故障时,如绕组短路、断路等,要根据故障情况进行绕组重绕或更换电机。控制器的触点磨损或接触不良时,要进行打磨或更换触点。限位开关损坏时,要及时更换,确保其能准确控制起重机的动作范围。

    • 电气线路维修:对于破损的电线电缆,要更换损坏的部分。对于老化的电气线路,要进行整体更换,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在敷设电气线路时,要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做好防水、防潮、防火等措施。

  4. 液压系统维修(适用于液压起重机)

    • 液压元件维修:液压泵出现故障时,如内部零件磨损、泄漏等,要进行拆卸检查,更换磨损的零件或整个液压泵。液压缸的密封件泄漏时,要更换密封件;活塞杆划伤时,要进行修复或更换活塞杆。液压阀故障时,要进行清洗、研磨或更换阀芯等部件,确保液压阀的正常工作。

    • 液压油处理:当液压油污染或乳化时,要更换液压油。在更换液压油时,要同时清洗液压系统的油箱、滤清器等部件,确保系统内无杂质残留。

(二)绞车维修


  1. 卷筒维修

    • 对于卷筒表面的磨损,可以采用堆焊、镀铬等方法进行修复。绳槽磨损严重时,要重新车削绳槽或更换卷筒。卷筒轴和轴承出现故障时,要进行更换或修复,确保卷筒的正常运转。

  2. 刹车装置维修

    • 参考起重机制动器的维修方法,更换磨损的制动片,清洗或更换制动轮,调整制动力矩等,确保刹车装置的性能良好。

  3. 传动部件维修

    • 齿轮磨损后,可采用与起重机齿轮维修相同的方法进行修复或更换。链条伸长或磨损严重时,要更换链条,并检查链轮的磨损情况。联轴器出现问题时,按照联轴器的维修方法进行处理。

(三)吊索具维修


  1. 钢丝绳维修

    • 对于断丝、磨损较轻的钢丝绳,可以通过截短钢丝绳,去除损坏部分的方法继续使用。但要注意剩余部分的钢丝绳长度和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当钢丝绳出现严重的内部损伤或外部损坏无法修复时,要及时更换。

  2. 吊钩维修

    • 吊钩表面有裂纹或开口度超标时,应立即报废,不得进行维修。对于吊钩的其他小问题,如表面磨损,可以进行打磨、补焊等处理,但要确保处理后的吊钩强度和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3. 卸扣维修

    • 卸扣本体或横销有裂纹、变形严重时,应报废。对于轻微的磨损、变形,可以进行矫正、打磨等处理,但要经过严格的检验,确保其安全性能。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